|
|
許多人思索問道:「為什麼要受教育?」或問:「為什麼一定要接受這種教育?」 首先,讓我們來為「教育」驗名正身。 何謂「教育」 在中國,「教育」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孟子•盡心篇》;謂教育之目的乃在於「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」。 《說文解字》中對「教育」是以文化觀點解:「教,上所施下所教;育,養子使作善也。」 中國人教育過程注重模仿,以善為終極目標;強調道德與孝有關;特徵在於明人倫。從以上我國兩部傳統典籍對教育的觀點,不難發現中國人注重的不在於知識的灌輸、經驗的傳授,乃在於春風化雨、引人向善。 在西方,人們又是如何看待「教育」呢?「教育」英文educate一字是由拉丁文educare引申而出;照字根的解法,e原本是「出來」的意思(ex,out),而ducate是「導引、引出」(lead)的意思。 「教育」亦有「養育,引出」之意。結合中西方的解釋觀點,我們能正確地為「教育」下一個定義;所謂「教育」,就是以至善為終極目標的養育行動,將一個人原始的才能和稟賦「引導出來」(lead
out)。 古哲教育 蘇格拉底(Socrates)認為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在求至善、培養品德;強調守法即正義、身教重於言教。教育的本質是使人藉由一生的歲月,達到真正的生活目標。他以智慧(Wisdom)統攝諸德,以「知即德」說(Knowledge
is virtue)為其倫理學理論的主旨。他以自制為德行的基礎,知汝自己、內省(Insight)為達到教育目的之不二法門。 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(Plato),由於受到蘇格拉底的影響,關注道德、至善(the
Good)等問題。他認為教育是由出生至臨終的一個歷程;個人唯有終身不斷的學習,方能成為健全的國民。柏拉圖在其代表作《理想國》一書中力主「賢人政治」,他主張透過美善教育,選拔出有學識、有德行的智者治理國家。 亞里斯多德(Aristotle)認為所有人都渴望知識,經由教育達到智慧的德行,才能享受美好的人生。亞里斯多德將雅典一百多個城邦(city
state)之憲法加以比較,首開各國憲法比較之先河。若無資料來源,何從比較?因此,其教育方針著重於培養學生使用圖書館、自行找尋答案的習慣與能力。亞里斯多德被尊稱為「百科全書之父」。 綜合古希臘三哲人蘇格拉底、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教育觀點,除了注重「問答」外,德行教育更是不可或缺。 現代教育 掀起教育上天文學革命的盧梭
(F. J. Rousseau, 1712~1778 ) 肯定人與生俱有的「自然」,每個人都有平等的存在地位;崇尚以自然之善對抗社會之惡。特別強調生命崇高的教育理論,是以感情為認知事理之途徑、又以感情之連鎖為指引、再以感情完成知性之功能。盧梭認為教育應該遵循自然法則、重視學校;愛的教學、知的教學。實物教學以感覺起始。從實物到抽象,由近至遠、由簡而繁,循序漸進。教育的目的是要衝破傳統,是要造就人(不是政治人,也不是社會人),僅僅是人。 康德在1830年《論教育》這部作品中,將發問的方法區分為「對話」及「教義問答法」(Catechetical
Method)。在教學方法上,對於成人與孩童的教法雖有不同,仍以啟發或引導個人自行反省為主要重點。在認知教育上,康德特別重視如何訓練及強化記憶力。此重視引發了能力訓練的態度。他認為「教育是一種技術」,運用它必須透過許多世代(Generation)才能完善。意即,每個世代已具有前人傳留的知識遺產,教育是要將人所有的天賦才能均衡地開展,將人類導向既定的歸宿。 1984年現代教育先驅者豪爾•加納(Howard
Gardner)在其《心智的架構:多元智能理論》(Frames
of Mind: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)一書中,從腦解剖定位與表徵性能力觀察,倡議「多元智能理論」(Multiple
intelligence),訂下七種智能分類──語言、邏輯與數學、人際關係、空間觀念、音樂、身體運作、內省。 1995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,美國麻州情緒智能服務企管顧問公司(Emotional
Intelligence Services, EIS)創辦人丹尼爾、高曼(Daniel
Goleman)在《EQ(Emotional
Intelligence)》一書中,提出「情緒智能」(Emotional
Intelligence)比智力更能影響成功與否。從中文版熱賣60萬本的風潮中,得以窺見其深受歡迎的廣度。此書正反應出現時全球教育對理性智能的偏重,造成理性高度發展;情緒與身心健康發展的方向和策略,有待檢討與開拓的必要。
近期,「國際廿一世紀教育委員會」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《教育──財富蘊藏其中》的報告中提出,教育的四根支柱就是:學習認知(Learning
to Know)、學習做事(Learning
to Do)、學習群體生活(Learning
to Live Together)與學習做人(Learning
to Be)。 宗教教育方面,除了尊重生命,強調人性的尊嚴與可貴之外,也兼顧人從真理的信心發出向永生上帝的盼望,產生信、望、愛之間的關係。從宗教教育的角度看全人發展,人需要學習認知五種關係:人與上帝的關係、人與人的關係、人與自己的關係、人與世界的關係、人與靈的關係(受造的天使與魔鬼)。其中,首要的「人與上帝的關係」,唐崇榮牧師稱之為「對交性的關係」(Interaction
Relativities)。 學習領域 到底教育水晶體是六面的?還是七面的? 中國古代有「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六藝」;古代希臘、羅馬也有自由人的「文法、邏輯、修辭、算術、幾何、音樂、天文七藝」學習領域。 若將中國古代六藝、古代希臘、羅馬七藝與現代七種多元智能相互比較,三者間可找著共通之處。例如:數學、音樂。三者間亦有相異之處,例如:天文與空間。 希臘、羅馬之七藝學習著重人文精神。熱情、浪漫,理性,條理清晰又滔滔雄辯,崇尚探討自然本質與結構的追究,具有求真、求善、求美的特性。 中國教育講究的是文武皆備,唯朝中大臣卻是文武分立,且以文御武。近代以「全人教育」為目標,則強調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、靈六育並重。 七藝學習是從外在去看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能力、品性、素養。而多元智能的觀念,卻不是從外在的學習附加能力定位,而是從一個人必然內在的可能去定位。
延伸教育 事實上,每個人都有特定的智能面相,我們無需期待一個人擁有全面性的能力。重要的是,瞭解個人擁有哪幾樣多元的智能項目,才是「因材」的基本觀念!
七藝、六藝等古代的觀念是為了「資優人」(是「貴族」或「有選舉權的公民」))而設立的教育方針。相較於適用於每一個人的多元智能之教育觀念差距甚遠。 現今教育價值觀總是在這三者之間搖擺晃盪:昔日六藝理性、入世治國的文士思想,昨日自由的全人教育思想
(藝術與科學整合),今日個性化普及精神之教育。 古語云:「天生我才必有用。」事實亦證明「行行出狀元」。賢士姜太公八十才遇文王,更是中年向學者的楷模!近年,夜間成人教育之興起,使有感於「大器晚成」之士,甚或早年失學之人士提供了一個繼續不斷接受教育的機會,值得喝采與推廣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