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「妳最近去的教會好嗎?靈命是否能得到餵養與成長?」信主多年的她,是一位汲汲於開拓個人事業的姐妹。近日,又換教會了! 從認識她以來,見她在幾間華人教會中進進出出。
「喔!這個教會很好……像主日崇拜後,就有夫婦就把我們的小孩帶走,跟他們一起吃午飯……」見她喜形於色,這教會只要繼續提供她的需要,待上一年數月,應不成問題。 好教會
近年,兩岸三地大量製造出「內在美」(太太和小孩在海外)的「假性單親家庭」(有丈夫,形同單身;同理,有父親,如同孤兒)。這樣的婚姻家庭模式,漂洋過海地將另類價值觀,一併湧入北美的華人教會。加上華人身處這片物質主義盛行的國度,拜金與享樂已是現代人生命意義的終極目標了。 放眼觀看今日的華人教會,人們以請客吃飯是否頻繁、節目活動內容是否精彩,來評估一個教會的好壞!同時,也以教會中沒有上班的姐妹,是否願意提供臨時免費托兒的照顧服務,來衡量基督徒的愛心。
於是,教會人際關係互動開始產生微妙的波動。基督徒在「你們要憑愛心行事」、「凡所做的,都是為主做,不是為人做」的教導下,許多人確實努力地實行「來者不拒」的愛心行動。 好基督徒 可悲的是,人們不成文地將「沒有上班」與「沒事幹」的概念,堆放在看重家庭生活、選擇留守家庭的姐妹身上。原本讀經、禱告、理家、探訪、招待、休息……的時間,開始被「喔!某某姐妹沒有上班,有什麼事,找她幫忙!」的人情壓力給填滿。 面對愛心試探,不可否認地,他人的評語與讚賞,已代替了往日的心靈平安;長執的鼓勵與稱讚,更加添了疲於奔命的辛勞。 教會中的姐妹,終於見識到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」中的強勢人類:有人原本在家帶小孩,找到正式工作後需要臨時托兒,卻久久不願找正式褓姆,理由是:「不信任別人怎樣帶我的小孩!(只信任妳喔!)」也有人在找到臨時工之後,以「不知道工作會作多久,不想找褓姆。」為由,強硬又無助地「緊急」托兒。至於臨時幫忙這一季的球賽活動孩童接送工作;父母不願意安排假期,以致於學齡孩童學校放假,需要頻頻托兒的,更是大有人在。 不看重親子關係的父母,將自己的兒女往「有愛心的基督徒」身上一放,除了輕看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的重要性外,更不要說肯定「臨時褓姆」的存在價值。百無一失的感謝話語就是:「你真是個好基督徒。」 然而,「沒上班」又「沒事幹」、所謂的「好基督徒」內心所感受到的價值衝突,正如門前的「踏腳墊」(doormat)──人人看不起它,家家卻都少不了它。
於是,一些原本沒有上班的姐妹,在受不了「你們的重擔要彼此擔當」的壓力後,紛紛向外尋找工作;就算一週兩天、可有可無的「上班」都行。終於可以在「妳有沒有在上班?」的問話後,名正言順地說:「是的,我在上班。」 逛教會 華人文化有「三逛」:逛街、逛醫院與逛教會。其中,逛教會應算是二十一世紀的新興活動。 十幾年前,許多年輕一代的華人醫師,開始紛紛以著書論述來教導一般民眾,有關醫療與藥物的基本常識,嘗試糾正人們對「好醫生」的定義與對「特效藥」的迷思。自古以來,人們以「貨比三家」的精神尋醫就診。所謂的「好」醫師就是:只需訪醫一次。「藥到病除」,就代表醫生的醫術高明。
「甚麼?要吃一個禮拜的藥?試試看我這一位醫生,他開的藥只要吃一帖,就搞定了……」深不知,多少醫師在金錢收入的壓力下,也會以「下重藥」來招攬病人。
今日北美華人教會中,也不乏這些以「逛教會」的心情,來教會中尋求「滿足」的過客。
有次姐妹聚會,筆者聽到兩位慕道友的對話如下:
「我現在去的教會,他們每週有……」她熱心地推薦友人改來她的教會,大家有伴嘛!
「那算什麼!我現在去的教會,他們不僅……而且……」四兩撥千金,讀者大致可以猜想到劇情發展如何。結論是,前者最後決定到後者的教會一探究竟:看看他們的活動節目到底有多精彩,那裡的基督徒究竟有多可愛。 愛心迷思
無可厚非地,人們帶著不同的心情、不同的理由、不同的需要來到上帝的家,每個人也帶著不同的期望來到基督的肢體當中,藉著基督十架救恩與上帝啟示的真理,並聖靈的恩膏,終至悔改歸正、相信接受耶穌基督為其個人的救主。整個過程中,基督徒的愛心、接納、教導、勸勉更是不可少的活見證。
令人疑惑的是,華人教會的人際互動中,最怕討論、也最不願意碰觸的經文卻是「用愛心說誠實話」和「在愛中建立自己」兩句經文;前者在「何謂愛心?」與「何謂誠實話?」的爭議中,已淪為相對性的真理;後者在「建立自己?」與「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!」的矛盾思維中,成為被扭曲的教義。 人情!面子! 多少人在「盲」忙碌「嚕」中,以各樣聚餐愛宴、精彩晚會的肉身活動,充當「心靈雞湯」叫人吃喝飽足;又以「為基督作人情」的心態服事上帝,企圖達到人們心目中「好教會」的定義,只知吸引留住人,卻輕看基督話語的重要與能力。 你我是否犧牲了丈夫與妻子、父母與兒女相處的家庭生活,將人際關係的優先次序顛倒混亂,「把參加聚會的成人人數先穩住,小孩子就管不了啦!」「現在孩子大了,卻不喜歡跟我們作父母的在一起!」「一到週五晚(家庭細胞小組查經聚會的時間),孩子就往外跑……」導致家庭分崩離析的下場。 你我是否扮演著一位「大發熱心」的基督徒,卻長久活在「崩潰又懊惱」(burn-out)的服事壓力陰霾中。 你我怎能以「給長老面子」來服事
神,活在「屬靈面具」中:「常常見他在教會作清掃工作,我們家的垃圾卻沒有倒過一次。」如此這般地,為所謂「好基督徒」的「好名聲」赴湯蹈火,並且受之無愧。 當人們以「坐下─聚會─飲茶」(Sit-Meet-Eat)來形容北美華人教會的生活時,你我怎能甘心? 聖經明言,信道是從聽道來的;然而,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!(羅十:17)並且「我們傳揚他,是用諸般的智慧,勸戒各人,教導各人;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
神面前。」(西一:28) 願 神賜下屬天的智慧,叫我們真明白 神的旨意為何,擺脫五千年來「人情與面子」的包袱,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,在肢體中相互搭配、發揮屬靈的恩賜、真心誠意地事奉祂。
(刊登於《導向》
Steering 國際版
第216期
2003年08月)
經文分享: 「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,但不是按著真知識。」(羅十:2) 「信道是從聽道來的;然而,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。」(羅十:17) 「我們傳揚他,是用諸般的智慧,勸戒各人,教導各人;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 神面前。」(西一:28) 友情連結: 佳美的脚踪 信仰之門 葡萄园--中国基督徒人际关系网 基督徒网上交流论坛 豐收華夏基督教會 鞍山市基督教协会 奕天堂 LOVES7&爱的论坛 羅孝岳部落格 NetBeet Forum 主題班會網(未標示作者與出處) 達拉斯台灣基督教會 基督网
|
|